党委宣传部
 首页  部门概况  时事热点  理论园地  校园文化  典型宣传  部门文件  下载专区 
                                                      学校主页      切换旧版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宣传 > 正文

冯志华:揪出海洋“隐形杀手”

2020年04月16日 16:07  点击:[]

新华日报2020年4月15日

作者 王拓

“海龟鼻孔中发现塑料吸管,海豚等被渔网缠绕受伤等新闻屡见不鲜,大型塑料的危害已被公众认知。而一些小颗粒的微塑料,它们更容易被生物摄食,且不能被消化,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逐级向上传递。”当今,很多学者开始追踪这种“隐形杀手”,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副教授、近岸海域生态与环境研究团队带头人冯志华就是其中一名“侦查员”。

冯志华在5年前就开始关注微塑料污染,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典型海洋环境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研究和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与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他告诉记者,海洋中的“隐形杀手”粒径更小、分布更广,往往通过自然环境中大型塑料的降解、清洁或化妆用品中磨砂颗粒的使用、家用洗衣废水中纤维的排放等途径产生,对海洋环境的威胁不容忽视。

“从我们熟悉的长江口到南太平洋等大洋区域,从海洋的表层水到马里亚纳海沟,甚至在南北极,都发现了微塑料的分布。” 冯志华说,海洋中包括浮游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双壳类、鱼类、海鸟等220多种生物体内都发现了微塑料。而淡水、食盐和小型水体中也发现了微塑料的身影。

作为青年学者,冯志华注重把科研任务“落地”实践。海州湾是我国重要的渔场和最大的紫菜养殖区之一,这片海域中微塑料污染调查自然而然落到了冯志华所在的近岸海域生态与环境研究室的头上。今年春节前,冯志华就带着团队一起出海调研,一口气跑了30多个站点。

“我们在海州湾海域有常规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渔业资源、水质状况等调查航次,出海调查非常频繁。”冯志华说,有的调查航次,一大早就要出发,也会在海上过夜,进行连续取样。碰到大风大浪是常有的事情,船上比较颠簸,再有经验的出海者也会感到难受。

“团队近年来陆续发表了一些高水平论文,去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主要研究的是海州湾区域几种主要鱼类不同器官富集微塑料的情况。”冯志华说,大家在鱼类资源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鱼,特别是沙光鱼,体表非常光滑经常握不住跳到船上而黏附杂物,这个偶然的发现使我们萌生了一个想法,沙光鱼的黏液都能黏附甲板上的大颗粒杂物,那这些鱼的皮肤会不会黏附微塑料呢?“果然,我们研究发现,相比有鳞片的鱼类,一些没有鳞片但是有黏液的鱼类皮肤中微塑料的含量要高很多,我们首次提出了在调查生物体内微塑料污染之外应当关注皮肤中微塑料情况的结论。”

“海州湾紫菜养殖区微塑料污染的状况也一直被我们所关注。”冯志华说,在采集紫菜时,大家发现在紫菜养殖区漂浮了大量的浮球、插杆和绳索等养殖器具,这些器具的主要材质都是塑料。

“海州湾作为中国最大的紫菜区域之一,近三分之一的海域被用来进行插杆式紫菜养殖,紫菜养殖用塑料器具经历风吹日晒,会发生降解,释放出的发泡颗粒等微塑料会进入海洋。”冯志华说,这些微塑料可能被海洋生物摄食,并随着人类食用进入人体中。团队后续的研究主要围绕环保型紫菜养殖器具的升级开展,从中挑选一些性能更优良、绿色环保的材料器具替代原有的传统养殖器具。“这些研究对于推动紫菜养殖产业的升级和保障海洋水产品的食品安全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对未来应用充满期待。”

 

关闭

  通知公告 更多>>
关于申报2023年度党建与思想政...
中共江苏海洋大学委员会关于表...
中共江苏海洋大学委员会关于表...
关于组织评选江苏海洋大学2021-...
江苏海洋大学2021版宣传片摄制...
江苏海洋大学2021版宣传片摄制...
江苏海洋大学在人民网发布宣传...
江苏海洋大学苍梧校区道路指示...
江苏海洋大学苍梧校区道路指示...
江苏海洋大学校训石吊装项目询...
江苏海洋大学校训石吊装询价采...
  二十大专栏 更多>>
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
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认...
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用 广泛凝聚...
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

版权所有:江苏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旭日网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邮编:222005